怎样的消费观是正确的?我们该花钱买物品还是体验?
咨询案例
“买辆车的费用打车一辈子都用不完,那么买车的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很新颖的问题,不过听过相似的问题,“人一生应该买房住还是租房住?”
这些都是关于金钱的使用计划。
我发现了一个自己的情况,在思考这些事时,我总会最先开始思考哪个的性价比最高。但无论住房还是坐车,都不能简单以价格下定论。
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消费观,我的关注点总在优惠活动上。
我对出门看电影、去博物馆、看线下演出等事件总是敬谢不敏,觉得这钱花了也没个影儿,但也看到过“花钱买体验”的这样说法,觉得也有道理。
所以想咨询,怎样的消费观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花钱买物品还是体验?应该更看重哪一方面呢?
老师回复
假如以基本三观的范畴去归类消费观,最合理的应该是价值观的其中一种。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人是各不相同的,选择也各有偏向,但相同的是都确信自己内心的认定和选择是正确的。
因此价值观有着独特而主观的特性,所谓正确是基于个人的主观认知。换句话说,假如一个人在许多可能的选项内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处事方式,必然有其认可的理由和内在的逻辑。在这些内在的理由和逻辑,也可说是价值观念,没有改变之前,于个体就是正确。
这样的正确无需第三方的评价和裁定,只需要符合自己的意愿,因为一切的主体是个人自己,只要个体愿意接受承担这样的因果,就无法动摇正确的坚信、选择的必然,直到在某个结果中得到新的结论和观念。
这是个迭代进化的过程,随着年龄、阅历、认知、感悟、处境等等的变化,会有可能的改变甚至完全的颠覆。看似就连个体也很难完全正确的观念,本质上其实是个体的迭代进化,成为了一个更新的自己。而对于具体的当下的个体,那个价值观念就是绝对的正确,必然的选择。
对于他人,甚至对于自己,正确都可能是相对的,是非对错是有着隐含的立场和标准。而你提及的消费观,或许也要理解其中的个体差异,而不好简单的一概而论。至于你自己个人而言,如何消费,愿意怎么花钱,是否值得,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或者是精打细算的稳妥,全视乎自己的心意。假如犹豫不定,试试又何妨,毕竟实践出真知嘛。当然,前提是可以坦然的承受因此而有的果,假如在其中有新的观念,自然下一次会有新的选择。
共有 0 条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