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当你踏入一段感情,你更倾向于追求充满希望的关系,还是忍受不断损耗的关系?答案不言而喻,我们都向往光明与希望。但在这份期待中,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或许,正是我们内心所缺失的部分,促使我们向对方投射出无尽的期望。比如,一个历经挫败的人,可能渴望遇到一个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救世主”,让他重振旗鼓。这种将期待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行为,便是理想化的开始。它让我们在艰难时刻感受到一丝慰藉,仿佛对方拥有我们所需的一切力量。
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当我们真正进入关系,会发现那些曾经美好的希望,在现实面前变得支离破碎。如何在现实的鸡毛蒜皮中寻找重生,成为了一道难题。
有时,理想化的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我们忽视了背后的真相;有时,我们不断更换伴侣,却始终无法找到那个“完美”的人;还有人执着地寻找,希望找到一个没有缺点的伴侣。但理想化的希望破灭,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现实。
然而,正是这些从希望到损耗的过程,让我们逐渐走向成熟。正如《道德经》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当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希望所驱动,开始接受现实,我们便能真正开始成长。
这个转化的过程,可能伴随着失望、不满意,甚至绝望。但正是这些负面情绪,让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感觉,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世界。我们不再被他人或虚幻的期待所束缚,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另一种希望——关于自己的希望。这时,我们真正独立了,也真正进入了关系。我们与关系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其实,关系无非分为两种:有希望的关系和有损耗的关系。无论偏向哪一边,爱的感觉都是浓烈的。希望的关系让我们充满干劲,而损耗的关系则让我们更加清醒。两者都各有其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伤害自己的人,但这也是我们快速成长的机会。希望是理想化,损耗是现实,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我们遇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在这个阶段更需要什么。
无论我们选择什么,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我们可以在理想化的关系中完成落地,也可以在损耗的关系中活出自我。当有一天,我们从理想化中接纳了真实,或者从损耗中看到了自己,我们便借助一段关系完成了一次自我重塑之旅。
这便是关系最重要的意义所在:爱人,度己。一段关系可能希望更多,也可能损耗更多;可能前面是希望,后面是损耗;也可能两者并存。我们不需要刻意改变关系,只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与他人共同进入关系时,如果我们保持意识和觉察,我们的关系之船便能在风雨中前行,抵达我们想要去的地方。我们信任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信任自己;我们选择每一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感觉。
因此,勇敢地去爱、去相信吧!哪怕受伤、哪怕失望,也值得。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早地遇见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