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女性,即便在感情中屡遭伤害,却依然一次次地陷入与“渣男”的纠葛中。她们明知前方是情感的深渊,却依然义无反顾地跳下,沉溺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同样,有些人看似热情开朗,却选择了沉静冷漠的伴侣;还有些人则不慎卷入了婚外情的漩涡。这些看似荒谬的情感选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我们往往误以为,在选择伴侣时,人们会优先考虑对方的外在条件,如学历、工作或外貌。然而,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真正吸引一个人的,是彼此内在世界的契合度,尤其是内在创伤的相似性。那些能够相互袒露创伤的时刻,成为了彼此间重要的情感联结。
创伤为何具有吸引力?
创伤吸引,是亲密关系开始的重要因素。它让我们更容易被对方的脆弱和受伤所触动,从而开启我们爱的动力、好奇心以及关注和照顾的力量。比如,有这样一对情侣:玲子和她的男友已经相恋两年,但玲子始终对婚姻持保留态度。男友外在条件出众,工作稳定且忠诚体贴,是众人眼中的理想伴侣。然而,玲子却总感到不安,担心如此完美的男友是否真的爱自己。玲子的不安源于她童年的创伤——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将她寄养在亲戚家,导致她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被忽视的感觉。尽管男友看似完美,但玲子总能从细微之处察觉到他的脆弱和不安。原来,男友也曾经历过深刻的情感伤害,对爱情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正是这些相似的创伤经历,让他们彼此吸引,成为了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创伤吸引并非深度相遇的保证
当两个人因创伤而相互吸引时,他们可能会觉得找到了“同类人”,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更多的共鸣和同频性。然而,这种基于创伤的吸引并不足以支撑一段关系的长久发展。如果双方只是寄希望于对方成为自己的疗愈者,而不对自己的创伤负责,那么这段关系最终可能会陷入困境。就像玲子和她的男友一样,尽管他们因创伤而相互吸引,但在婚后的生活中却逐渐发现了彼此的问题。玲子变得越来越失望和孤独,而男友则更加沉默和回避。他们开始陷入无尽的争吵和冷战之中,曾经的创伤联结如今却成了彼此伤害的利器。
如何将创伤联结转化为爱的连接?
要摆脱创伤联结的困境,我们需要学会将创伤转化为成长的力量。首先,我们要在关系中保持爱和自由的平衡。即使步入了婚姻殿堂,我们依然是独立的个体。当创伤被唤醒时,我们要学会面对自己的感受并寻求自我疗愈的途径。同时,我们也要设立弹性的边界保护自己在关系中的权益。在能量状态良好时可以为对方多做些事情;在状态不佳时则需要给自己留出一个安全的空间来调整和恢复。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将对方的美好品质内化到自己的心中成为自己的自体客体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养分。比如玲子可以学习男友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让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松弛和自在。同时她也可以适当地反馈和帮助男友面对和疗愈自己的创伤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自我完整的基础上。
最终我们会发现所有关系的经历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完整自己并成为自己。当我们拥有了完整的自我时我们就会拥有选择关系、经营关系的能力并相信自己会遇见更好的人值得被爱。在经历了重重苦难后我们会更加坚强和有希望地面对未来选择做关系中的主动者和清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