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虚假之间,往往只是一层薄纱的距离。
“凉山孟阳”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19岁时开始接触网络,视频中的她,眼神清澈,打扮淳朴,特别是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似乎藏了一汪清水。
这样的女孩,比起那些浓妆艳抹的网红博主,多一了份清新和质朴的气息。
凉山孟阳在博得粉丝们的好感后,开始在视频里,展示她家的悲惨世界。
起初,她只是发一发大凉山的风景,还有自己放牧的视频,而粉丝多了起来后,她开始有意无意地说起自己的身世。
她说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没文化赚不到钱,凉山孟阳去大城市打工被骗,后来只好回山里放牧,养活一家大小。网友被凉山孟阳的悲惨人生惊呆了。
在她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凉山的美景和她放牧的场景。随着粉丝的增多,她开始逐渐透露自己的身世,描述家境贫困和对家乡的热爱。
在摄像头前,孟阳诉说着自己的凄苦身世。她纯真的眼神和原始部落般的环境,让任何人都无法怀疑。网友们深表同情,而她始终以最乐观的态度展现在镜头前,赢得了大批粉丝的支持。
很快,孟阳的粉丝数量达到了惊人的360万。一些人开始同情她的遭遇,并给予打赏。
然而,孟阳并没有挥霍这些钱财,她与一群彝族小朋友一起为家乡进行宣传,证明自己所做的是正义之事。
在冰雪天气中,孟阳坐在雪地上,为自己的家乡努力宣传。她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认为她与那些只追求利益的网络博主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网友们都被凉山孟阳的善举感动了,打赏一度拥挤,她收钱收到手软。
网友们都相信,凉山孟阳就是人间最美四月天。
2018年,凉山孟阳成了超级大网红。
一切都是善良和美好。
孟阳的社交平台粉丝量增长到360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足以证明她的影响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意到孟阳的变化。她的外貌、她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她的身世都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凉山孟阳”大概在2018年红起来的。一位在北京做钢贸生意、网名为“三宝”的女士关注到“凉山孟阳”是在2019年年底,彼时“凉山孟阳”拍摄的短视频非常火。“三宝”回忆,那些视频内容让她感到震惊,“‘凉山孟阳’还不到18岁,穷得上不起学,家里好多兄弟姐妹,她辍学照顾弟弟妹妹,天天吃土豆。”出于同情,“三宝”和他人一起进行捐助。
2020年,“三宝”去了一趟“凉山孟阳”所在的昭觉县比尔镇吉曲村,才知道“凉山孟阳”在山上经常拍视频的场所,实际上是当地农户养牛养羊的地方,在山下村子里,“凉山孟阳”家有新房,家境并不差。
“三宝”认为“凉山孟阳”是欺诈,曾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过,但最终不了了之。
在吉曲村,村民都知道“凉山孟阳”是网红,“凉山孟阳”是网名,村民都叫她“阿尔妹妹”,阿尔是她父亲的名字。
今年4月11日,“凉山孟阳”在其视频账号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她站在荒山上,声称又收到一封邀请函,是凉山州西昌市礼州镇白沙村的洋葱成熟了,村民“真诚”邀请她过去助农。“凉山孟阳”在视频中还展示了一封盖有白沙村村委会印章的《助农邀请函》,落款日期是2023年3月31日。
在“凉山孟阳”视频账号的商品橱窗里,至今仍有她直播推荐的“大凉山洋葱”,5斤装16.9元,9斤装26.9元。这款商品的“商家资质”显示,经营者是“西昌市兴胜彦兵土特产店”,法人任彦兵,经营场所地址在西昌市兴胜乡联合村1组24号。
并且,孟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有一个一流的团队为她服务。
她的团队曾经打造出了网红“水泥妹”。
她们团队的流程都是,先讲故事包装,再打造悲惨人设,再收割韭菜。
原来,一切都是剧本。
她们利用别人的同情成就自己的富贵。
她们让真正贫穷的人得不到救助,让善良的人不再去信任。
真正悲惨的人,是哭不出来的,那些在哭惨的都不是真正悲惨的。
真正贫穷的人,都在用力地活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卖惨。
从卖惨赚钱到卖惨助农,网红背后的灰色地带,让多少人上道入股。
当善良一次次被透支后,逐渐选择了“漠视”,没有人敢”扶“,没有人敢”帮“,没有人敢”站出来“….即便火眼晶晶,也没有勇气拿起”金箍棒“大妖魔,群魔共舞的环境,猴子就是错!
这个事件引发了对于“卖惨”背后的真面目的深刻反思。
在很多时候,卖惨其实都很管用,大街上的残疾乞讨者,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的不幸,总是能够留住几个匆匆前行的脚步。人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悲伤,并为之动容和不忍,从而不禁帮上一把。而如果企业在商业营销中卖惨,也很有可能成功收割消费者们的同情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含泪购买。
在娱乐新闻中看到偶像明星卖惨博取关注和同情,这很常见;现实生活中大街上乞讨卖艺求生活的人,也是屡见不鲜,那么企业或品牌一般又是怎么卖惨的呢?
2018年,在网络上有一位“滞销大爷”突然“走红”,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表情包调侃,诸如“玛莎拉蒂滞销,帮帮我们”等“xx滞销”配上“滞销大爷”图片的格式,令人忍俊不禁。其实在这背后,是陕西省临猗县针对电商对临猗苹果悲情营销方式的夸大和失实的一纸声明,称对当地的苹果产业品牌带来不利影响。随后,各种农产品“滞销”的卖惨式营销都被“扒”了出来,而其中,一位饱经风霜、满面愁容的大爷居然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农产品滞销广告上,故而被网友们戏称为“滞销大爷”。
对于山区和农民的辛苦,很多人都是体谅的,很多农产品打出“滞销”“帮帮我们”的旗号,在起初的确让人看了心疼,但这样的营销方式再三出现,甚至日益频繁,不免令人腻烦和怀疑。“卖惨”的泛滥,其实是商家为了借助消费者的同情心来达到促销目的手段,其中不乏夸大、虚假、欺骗的一些成分,这触及到了人们的价值底线。
其实,“卖惨”和“悲情”式的营销,如果能够以真实可信的情况来打动人们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让人们关注到产品,那么它也是情感营销中的好手段,但越来越多的“悲情牌”,由于过度使用和夸大其词,被企业打成了一手“烂牌”。
虽然依靠卖惨营销套路得人心的案例有很多,但这种营销方式并非屡试不爽,而且严格来说,它对于品牌自身与市场竞争都容易带来麻烦,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营销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当面临市场困境时,不对产品质量和创新、发展模式与管理上进行反思和改进,而是企图利用消费者的同情心来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这本就是一种短视行为;对于竞争者来说,客户在消费选择上的变化并不是由于产品和品牌上更胜一筹,反而是因为“更惨”,似乎有悖于良性竞争与商业伦理。
卖惨营销,或许能够为企业带来一时的同情,促进销售业绩,但因此泛滥的悲情,也往往会变得失真,耗光人们的同情心。所以,总体来说,用卖惨的手段来营销,实在是弊大于利。
针对该事件,你怎么看,欢迎点击“在线客服”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