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发生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28岁的刘小姐,在一家教育机构担任高级专员,因为一个微信表情,被公司解雇了。这个微信表情的背后,展现出了不同人对于符号和情感的多样理解。
事情发生在去年6月,当时刘小姐与一名同事发生矛盾,争执过后,同事发了一个“微笑表情”给她。
这个微笑表情在不同背景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解读。对于不熟悉网络用语的人来说,这只是礼貌和友好的象征。
但对于那些熟悉网络语境的人来说,这却意味着明显的不满和嘲讽。
对刘小姐而言,这个微笑表情激起了她的怒火,她以激烈的措辞进行了回应,并用同样的微笑表情传达了她的情感:
“少TM在这里给我发死亡微笑,就TM你会死亡微笑。”
然而,对方选择举报了她,公司以维护内部和谐为由,解雇了刘小姐。
刘小姐感到委屈,她将公司告上了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她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指出她之所以发表激烈言辞,是因为被对方先发的“死亡微笑”激怒了。
然而,法官并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微笑表情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这个案例让人们反思,同样的符号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下,可能引发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反应。
随着表情包构成元素以及组合方式的多元化,表情包的意义与作用,也从早期单纯的情感表达,走向多样化。这种多样性,往往与表情包中隐含的多重密码以及编码与解码相关。这也使得表情包有可能成为各种群体的标签,以及社交互动中的面具。
虽然对于不经常使用微信的人而言,这个微笑表情或许只是一个平常的笑容。
然而,稍微多上点网的同学都知道,它别有寓意,甚至很有杀伤力。
正如一些网友所指出的,这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虚假笑容”,在微信中使用这个表情,几乎与恶意言辞无异。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曾进行过相关研究。
他认为,只有涉及到特定肌肉的微笑才能被视为“真正幸福快乐的微笑”。而微信上的这个微笑表情,明显是嘴角上扬,眼睛却没有真正笑意。
不止于此,它的眼睛还露出大量眼白,向下俯视,有点像翻白眼,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
这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给人留下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感觉,这样的笑,不仅没有亲和力,还让人感觉带有嘲讽、冷漠、不满的意味,十分不友好。
用它来隐喻。
真正的潜台词其实是“你TM是个傻子吧”。
其实这两年,因为微信表情闹上法庭的事儿并不少。
微信表情甚至已经被写入了判决。
也就是说,这些常常使用的表情,在特定情境下会被当做证据。
表情包的使用具有显著的代际区隔性,因此也成为了一种反映代际特征的标签。在表情包使用方面,不同年龄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模式。“90后”以下的年轻人与“60后”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之间,更是形成了清晰界限。在表情包使用方面,不同年龄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模式。
表情包代表的话语权争夺,不仅指向中老年人群,更多地是指向主流话语,正如研究者所说,“表情包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草根话语抵制主流话语的一种方式,虽然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硬’平台,但本质是自己创立了一条以图像为主要表意形态话语体系的‘软’通道。”
其实,对于互联网社交已经习以为常的我们,逐渐意识到“网络社交礼仪”的重要性。表情的选用,文字的斟酌都是我们对网络社交关系小心翼翼的维护。
所以,表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文化上的焦虑。过度依赖网络社交的生活方式让使用表情变得负担满满。
一个简单的传词达意可能要因为结尾选择什么表情好而思考过度;一句简单的“多喝热水”也许会因为没有表情而让人感受不到“诚意”;一个“微笑”表情的错用也许就会被“炒鱿鱼”……我们遵守着“社交礼仪”,同时又为其所累。
其实,表情的背后也许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含义,也许就是长辈对你的问候,领导对你的肯定,朋友对你的祝福。
因此,与其花半小时的时间纠结“我究竟是发‘捂脸’的表情好呢,还是发‘愉快’的表情好“,不如珍惜面前的社交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