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命案,印尼警方通报,称“男受害人(李驰明 化名)杀害女友后,割颈自杀”。
这个结论,似乎国内的网友大多不太接受。
就在前两天,男方的母亲阿娟(化名)接受采访,讲述了儿子的遭遇和成长经历。
随着故事的展开,人们才发现,原来冥冥之中,有些事早已埋下千丝万缕的伏笔。
李驰明从出生开始,便带着不幸的色彩。
阿娟20岁那年,未婚生子,生父对他不闻不问。
阿娟说她给孩子的爱也不够。
“我既当爹又当妈,一直忙于生计,对他关心不够。”
“不听话,我就打他,没什么交流。”
两句话,轻描淡写地概括了李驰明不被爱、不受关注的童年。
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他内向、孤僻的性格,被打了骂了也不说话,只是逃出家门,到很晚才回来。
回家就关起门,从不主动说话。
等到他初入社会,阿娟不知道儿子从事什么工作,也不清楚网传的币圈。
“他就告诉我是做金融的。”
后来,李驰明赚到了一些钱,买了豪车,在南昌买了房子,阿娟作为母亲也从未问过钱哪儿来的。
直到在巴厘岛出了事,孩子稀里糊涂地身亡在异国他乡。
女方的父母第一时间飞抵当地,而李驰明的父母从始至终没去看过孩子一次。
女孩妈妈给阿娟打电话,哭着问她为什么不过去。
阿娟回复说:
“我不过去,并不是不爱李驰明,而是无法面对。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我可以豁出去,但后来我又结婚了,目前还有个小儿子需要我照顾。”
她还和记者提了一嘴:“李驰明遇害前,他有向我发出过求救信号。”
关于儿子发了什么,她又是如何处理的,再没多说。
但这些简单的问答和一时的沉默,也从侧面揭开了李驰明悲剧的一角。
她至今都不能接受儿子杀人后自杀的说法,“但我还能反过来吗?他涉足的那个圈子很复杂,水很深。”阿娟说,她相信孩子所遇到的这一切,就如互联网上说的那样,“这一切都是被刻意安排好了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监督者和陪伴者。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充当的角色、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在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里,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真正的在场过。”
后来想想,觉得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和世界的关系。
“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
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在很多人的童年认知里,人只要表现出不高兴、愤怒,就是不对的。
以至于成长轨迹中,绝大多数都在压抑自己,形成回避、讨好、没有安全感的人格。
对生活的态度,随缘就好,没有太大的期盼。
没有什么好朋友,缓解压力和情绪的方式,就是独处。
对父母的态度很复杂,又爱又恨。
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
“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
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
这样说是对的:“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事。”
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
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
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做好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过多的指责和批评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获得的是一种有条件的关爱,使得孩子通过某些行为刻意地取悦家长,希望以此获得家长无条件的关爱。
但是,当孩子发现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消除家长对自己的批评后,就会想方设法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心愿,比如自吹自擂、说谎等,久而久之便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自己虽然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但也需要给孩子必要的尊重。首先,家长要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打破亲子之间的“从属关系”,消除自身的“优越感”。
这样才能实现家长和孩子之间对等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要在教育语言方面做出转变。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很少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用语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和家长的沟通是平等的,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