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子如杀子”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仍然有很多父母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溺爱着自己的孩子。
上海一对母子因涉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被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母亲叫包起骅(化名),63岁。
儿子叫姜小宾(化名),37岁。
05年,姜小宾在东北读大学期间接触了网络赌博。
赌博活动无不涉及利益(不只是钱财)的得失,虽然赢利是赌徒最重要的动机,但真正靠赌博发了财的人寥寥无几。
学费、生活费都输光了,姜小宾还欠了近30万元的债。
包起骅又气又恼,劈头盖脸阵阵痛骂。
可临了,她默默地还清了所有赌债。
她怕事情搞大,会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10年,姜小宾毕业进入了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几年后,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包起骅总算安心了。
但事与愿违,儿子并没有迷途知返。
不长的时间里,姜小宾输掉近100万元。包起骅这个恨啊,可为了儿子的小家庭,包起骅把家里唯一的一套房产卖了偿还欠债。
2014年春天,姜小宾以提升业绩为由,希望包起骅说服她的闺蜜郭阿姨从他这里买理财产品。郭阿姨今年76岁,和包起骅曾就职于同一家公司。包起骅说,她因为做事认真,深得郭阿姨信任,关系一直非常要好。
几次三番之后,包起骅在饭桌上帮儿子说情。包起骅不知道的是,姜小宾此时已经辞职,这款理财产品是虚构的。姜小宾说,家里的房子卖掉后,之前的债还剩下几十万元没还,所以他想搏一把翻本。
随着债台越筑越高。穷途末路之时,包起骅动了别的心思。
当时,包起骅在金山区一家公司担任财务。从2019年到2021年案发,包起骅一共侵占了公司630多万元。
最后公司账目剩6020元,还把6000元转走,公司账上只剩了20元的被害人郦女士表示:“我没有当场气死就不错了,真的……”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丧失独立性,溺爱的父母喜欢包揽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情愿自己多累点,也不愿意孩子辛苦。这样做一方面让孩子有“只有你们会做,我不会做”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他做一切。
人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维持心理功能的正常平衡,而需要的刺激大小与个体素质和个性有关。对于寻求刺激和冒险为动机的赌博者来说,概率越小,赌注与赢利的差额越大,就越富有刺激性和冒险性。
一些赌瘾患者在输了一些赌本甚至输光赌本后,总想赢回来,以弥补损失,有些赌瘾患者越输越多,在赌博的路上越陷越深,以致不能自拔。有些赢钱的赌徒赢得性起,认为钱好赢,越赢越多,越来越得意,于是又纠集原有赌博班子或新的班子继续赌博,从而形成赌瘾。
家人对赌博者及其赌博行为的态度,对成瘾者能否顺利戒掉赌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赌博成瘾者的家人对赌博成瘾行为的作用机制、科学戒赌的原理和执行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的误解和误用,使得家人在助力赌博成瘾者戒赌的过程中,常常起着“帮倒忙”的作用。家人一般会认为只要赌博者自己想戒,下定决心戒就能戒掉,“不赌不就行了吗?”就是家人们常有的说辞,这就是所谓的“自愈”。所以家人们通常的做法都是训斥几句、数落一番、帮忙还债,让赌博本人写个保证书、吸取个所谓的教训,就以为万事大吉。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会远超意料,赌博者易在消停一阵后复赌,且接二连三发生同类行为。因赌造成的损失一次比一次巨大,让家人们猝不及防、心力交瘁。家人们越来越难以理解赌博者的行为,对其越来越失望,甚至以断绝关系相要挟。其实,赌博者也很痛苦,他们也想戒赌,但面对赌总是无法自控去触碰,为了强迫自我告别赌博,有的赌博者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如此种种,造成赌博受害家庭长期陷入因赌构筑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深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