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场所能避开成队的旅行团和穿着健步鞋的大爷大妈,成为年轻人周末理想的散心去处?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预料:寺庙。
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拜佛成了一种新潮流呢?
在周日下午的雍和宫,有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去烧香拜佛,却几乎看不到几个老年人的身影。
不仅雍和宫是这样,北京其他的寺庙,也有类似的场景,被年轻人占领。
放眼望去,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正举着燃烧的香火,恭敬而虔诚地在蒲团前面排队等候,等待着向佛倾诉自己的心愿。
当你打开社交媒体,也会发现“周末拜佛”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年轻人们在上面分享各地寺庙的攻略和注意事项、各刹“最灵”的菩萨,以及仿佛笼罩在佛光中的开光宝物。当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寺庙开始成为很多年轻人寄托心灵、寻求安定的场所。
当然,他们的祈福不一定有用,更像一种安慰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心情需要在这里缓解一下。
客观上不一定有什么改变,但在心理上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一种能被保护,能被慰藉的感觉。
当代年轻人,因为失眠、因为头发、因为焦虑,一次次冲上热搜。
当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时,寺庙开始成为很多年轻人寻求心灵寄托的场所。
对于“年龄焦虑”这个话题,记得在前几年《南方都市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调查显示出现“年龄焦虑”现象的群体峰值分别是:30岁–35岁年龄段(占比34.03%)和25岁–30岁年龄段(占比26.88%),其中女性焦虑群体要略高于男性群体。
年轻的女孩去祈福,一般是以感情为主。
而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去祈福,更多的人是因为“焦虑”。
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心理上的支柱,需要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一种被保佑着的安全感。
在这里,评判一个人的标准终于不是上岸分数、院校等级和加班时长,而是“虔诚”。
正如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北斗女神徐颖儿,在会议上谈及到“年龄焦虑”所说:
“焦虑没有止境,但不需要焦虑,等你80岁时回头看,你会发现27岁时的焦虑没有必要的。”
弗雷德里克•方热医生在书籍《医治受伤的自信》中介绍了一种“对抗”焦虑的方法:
把一张纸分成左右两边,左边依次写出“最坏”的可能,接着,在右侧写出每个可能的可替的结果。
对比左右两侧,你就会发现, “最坏的结果”往往是很夸张的。同时,写下其他可能性,也可以把注意力从全然坏的结果转向其他更可能发生的情况。
与焦虑情绪相处,如果你从内心深处抗拒这种情绪,你就会多一份焦虑,不妨容纳自己的焦虑情绪,和“焦虑”做朋友。带着这份情绪做喜欢的事。
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关注自己取得的进步和突破,做好当下。
其实,我们每一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焦虑与烦恼,同时也都有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把当下的生活过的幸福满溢、如期的达成此阶段的人生目标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