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分手的理由是,对方无法给到自己安全感。从小缺安全感的人谈起恋爱来总是很别扭和曲折。作和安全感之间有怎样的关联?从行为心理学分析,“作”其实是一种心理安全机制(Psychological safety mechanism)。是女人为了保障两性关系稳定,而刻意构建的一种心理安全机制。这也是典型两性情感相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作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作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第一点,作是为了获得对方的关注。
A小姐打电话给他男友,他男友有事没接。
这时,她内心产生了非常恐惧的感觉,好像男友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跟她联系了,她变成了一个孤单的人。
在A小姐等男友来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比如,男友会不会不要我了,跟别的女人跑了;男友是不是不喜欢我,所以,故意不接我电话;男友是不是出了重大意外,以后我再也看不见他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象,A小姐会不停地打电话。
如果在A小姐着急的时候,男友还没有接听,那么,对A小姐来说,这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她很难去承受这种感觉。
因此,当男友回她电话时,她会故意不接。不管打多少电话,就是不接,类似一种对男友的报复性行为。
其实,男友没接电话,有可能是手机没放在身边,也有可能正在开会,手机调成了静音,不方便接。
但是在男友没有接听她电话的那一刻,A小姐似乎没有了理性的思维,完全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所控制,然后,不断的进行可怕的想象。
A小姐不接男友的回电,一方面是自己感觉到了不安全感,无法承受恐惧的感觉。另一方面是不理会对方,就是想让对方着急,这样,自己就再也不用去体会联系不到人的不安全感了。
让对方找不到自己,会有一种报复的快感。
当然,当男友知道女友故意不接自己电话时,内心肯定是非常难受和愤怒的。这种感觉跟小时候找不到妈妈是一样的。
往往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关注的人,可能在很小的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
第二点,作是想要得到对方的肯定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不断地强调,我为你付出了多少。
往往需要对方肯定价值的人,以女性居多。
女性居多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
男孩的出生符合父母的期待,得到了父母及家人足够多的肯定和关注。
而刚出生的女孩,似乎不受家人待见,父母也感到失落。女孩容易被家人忽视,因此,女孩会做更多的事情来讨父母欢心,习惯为家庭付出,以此来获得自己的价值和在家庭中的存在感。
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生,在亲密关系中,会非常需要对方价值的肯定。有时会强调自己付出了多少,有时是剥夺别人的价值。
似乎这段关系的维持,根本就是她一个人在努力,对方一点力都没出。我是好人,你是坏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在感情中不断地争取优越感来补偿自己,达到一种心理平衡。
补偿的方式,通过在付出上面获得优越感,让对方觉得低自己一等。需要价值的肯定,底下经常有竞争性的东西。
有一次直播的时候,一位女生现场跟我连线,问了我一个问题。
她说,“我跟男友是网恋,男友特别小气,不愿为我花钱。在这段关系中,总是我付出很多,我会给男友买各式各样的东西。有一次,发生了一件超级让我愤怒的事情。两个人去游泳。,她想让对方帮忙买一个手机防水袋,只要15块钱。男友不愿意,弄了一个旧的防水袋给他,结果,下水的时候,她的手机进了水,坏了。”
这件事,让她一直耿耿于怀。
她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自己为这段关系付出了这么多,对方却连一个15元的防水袋都不肯买给她,她对他真的非常失望。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看,女友似乎把这段关系变成了“看谁付出的多”的竞争关系。
第三点,作的方式是,不停地抱怨。
不停抱怨的原因不是现在的生活过的不好,而是现实的生活跟期待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在不断的抱怨过程中,我们抱怨的到底是什么?
内心中,我们有一个完美的自己或伴侣。这个完美的自己和伴侣被现实中的打破了,因此,产生了一种糟糕的挫折性的体验。
从而产生了质疑,为什么我的伴侣不能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对我?
为了让对方变得完美,变得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会不断地要求对方,改造对方。
改造的方式就是作。
这种作的方式,是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为了维护这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只能逼着对方成为我们理想中的照料者。
理想的照料者有两类:一类是浪子回头,另一类是男神为我扫地。而且,当对方给予我们一些东西时,我们会视而不见,更多的是看到对方无法给到我们的。
一位丈夫来找我,他给到了妻子想要的生活,但是,妻子仍然不满意。
妻子不满意的地方在于,丈夫不能分担家务。
丈夫说:“很多家务可以请保姆去做”。
但妻子不同意,一定要自己的丈夫亲自为她扫地,做家务。只有这样做,她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无所不能的感觉就是可以控制别人,别人要听我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就觉得妻子特别作。
明明有足够的钱支持过好品质的生活,可她总是要把生活变的很糟糕。每次,丈夫工作回来,妻子都不给他好脸看。问她要什么,她却说不出来,对此,丈夫特别郁闷。
既然现实的生活不满意,那理想的满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她也不知道,她只有一个想象的生活,但没有真实的生活检验。
作是什么?
作是我们在感到不安全的时候,让别人觉得不安全的一种方式。
不安的感觉就像你特别想抓一个人,尤其是抓住距离近的人。
所以,很多人会说,“女人心,海底针,经常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也是作的一种方式。
在亲密关系中,特别坦诚的感觉很重要。
不敢呈现自己,有很多的细节。
有一些人没有安全感,他的手机总是时时刻刻的放在身边,好像手机里有很多的秘密一样。甚至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哪怕手机放在桌子上,他也会把手机正面朝下,背面朝上。
这种方式,会引起对方的好奇,但也会给到对方不被信任的暗示。
这样做,似乎就在说,你不会支持我,包容我,接纳我,我跟你的距离保持的非常远。
他没有把对方当成自己亲近的人,无意中把对方看成了一个会随时伤害我们的人。
在这过程中,他可能会制造一种假象给对方:我随时可能会离开,很多人喜欢我,谁谁谁又对我告白了,谁谁谁又追我了。如果你不对我好一点,我随时都会走。
用这种方式去威胁对方。
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只会激起对方不舒适的感觉。
当然,如果对方是一个能理解你的人,可能会一笑而过,包容你的任性。但次数多了,对方会感到吃力,甚至是愤怒。愤怒的背后是恐惧和无力,这也是作的一种方式。
怎样获得安全感?
越是没安全感的人,越喜欢作。一方面作是为了去证明,我们是被关注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肯定的。
另一方面会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扔给别人,同时,要求对方成为我们完美的照料者。
小作怡情。小作是撒娇,是能让绝大多数人体会到的。
大作伤情。大作是为了证明你自己的某些东西,对对方而言,没有太多的好处。
所以,我们会说,作是一个自己跟自己玩的行为艺术。这种行为艺术的背后是要证明,你是爱我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如果我们没安全感,用作的方式去获得,多半结果是把一段关系作没了。
没有安全感的人,怎样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情感关系呢?唯一的出路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自我成长。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因为你的安全感是在幼年时被妈妈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破的,所以,建立安全感可能是去寻找一位好妈妈。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你是一个成年人,对方没有任何的责任和义务,去成为你的完美妈妈,除非对方只想跟你建立一段短期的关系。
这也能反过来推理出,越是没安全感的人,越容易遇人不淑。
没有安全感的人,就像溺水者,在水中拼命的向外抓,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稻草,错误的把它当成能救你命的。其实,溺水唯一的自救方式是在呼救的同时,自己努力一下,跑到岸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