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间的爱恨情仇是困扰大多数人的心结。为什么这么难解开?这需要追溯到母女婴儿期。母亲作为孩子生命的摇篮,从怀孕开始,就会和宝宝产生很深的情感交融和情感联系。0 ~ 6岁的宝宝在心理层面对妈妈的依赖性很强。他们需要通过母亲的眼神、语言、语气、肢体接触来逐渐建立自我认同,感受自我价值,而这些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都是在母女互动中构建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女儿和母亲的关系是紧密的,模糊的边界使得彼此的情绪相互影响。女儿承担了妈妈的情绪,变成了自己的。她一方面需要安抚母亲的情绪,另一方面又无法同化。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渐觉得这种情绪好像不是自己的,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她觉得自己被困在了母亲情感的洞里,但她离开了这个洞。我好像又背叛了我妈,把她一个人留在山洞里。这种矛盾的挣扎让我感到被束缚却又不自由,渐渐夹杂着难以忍受的恐惧、愤怒和无法逃避的无力感,纠结而陷入两难。
其实母女关系的纠结和父亲有很大关系。当夫妻关系发生矛盾或疏远或冷漠或仇恨时,老师对妻子的忽视或生气,却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女儿。母亲感到非常孤独、悲伤和无助。在不知不觉地嫉妒女儿的同时,她拉拢女儿的联盟来控告老师。其实女儿爱妈妈,也爱爸爸,但为了避免让她难过,她选择站在爸爸的对立面。久而久之,女儿分不清是爱父亲还是生父亲的气。父女关系很尴尬。长大后,她更能理解自己陷入了父母之间的矛盾。她有时候觉得妈妈委屈,有时候觉得爸爸对。渐渐的,她会因为妈妈把她推到前面去责怪爸爸而生气,她会对爸爸有负罪感。但她也生气父亲不能照顾她的情感需求,于是母女二人心中积累的嫉妒、抱怨、愧疚、愤怒就会变得复杂。母女之间不可分割的依恋关系,父母与女儿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使得母女关系纠结而难以解开。
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几种类型的母女依恋,以及如何形成不同的母女关系和人际发展关系:
类型安全的附加关系
母亲在表达孩子的身心需求时,能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孩子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比如,一边拥抱孩子,一边微笑着说“妈妈很爱你”、“妈妈很高兴你是我的孩子”,渐渐地孩子就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觉得自己值得被爱,知道在自己脆弱无助的时候,妈妈会提供关心和陪伴。所以他们会建立稳定的信任感,什么事情都和妈妈分享,遇到问题也会和妈妈商量商量。
孩子人际关系发达,与人交往时自然自在,也不怕接触人群。其他人和他交朋友会觉得很舒服,没有压力,可以让人很安心。他也很享受与人相处的时刻。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就有精力集中精力去探索和冒险,学习能力强,在学习、工作、婚姻中与伴侣的关系也很顺利。
焦虑依恋关系
如果母亲本身处于家庭关系或经济或社会文化的失落或压力中,情绪不稳定,常常会感到焦虑。当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情绪稳定时,能给予及时的回应。有时候在她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时候,会忽略她的需求。如果孩子想和她说话,想和她玩,妈妈会视而不见或者充耳不闻,孩子会很难过,有被抛弃的感觉。
面对前后矛盾的母亲,孩子无法确定母亲是否爱自己。为了得到母亲的爱,他们会尽力满足母亲的期望,照顾母亲的情绪,逐渐放弃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以为只要表现得足够好,母亲就会始终如一地爱我。但母亲的情绪起伏,往往会让孩子觉得母亲对自己不满。只要妈妈看一眼或者动一动,她就觉得自己在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不被喜欢,不被关心,不被重视,被抛弃,被忽视,觉得很害怕,很没有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养成观察颜色和敏感的习惯,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经常与人相处惶恐不安。不知不觉中,他们习惯了自我保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会用忽冷忽热的态度试探对方的反应。只要他们觉得不对劲,就会突然远离,万一受到伤害,宁愿抛弃别人也不愿意先被抛弃。或者在一段感情中,因为不确定对方是否足够喜欢自己,深深害怕对方会突然嫌弃自己,会配合去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求。同时,你也需要对方一直回应他。只要一次两次不回应,就会焦虑害怕的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对方嫌弃他。更紧张的是,你会追着对方,要求立即回应。如果你还是不回应,你的情绪会爆发,对方受不了了,想回避。他们被抓住了
逃避依恋关系
如果母亲面对的是家庭关系、经济或社会文化的情感压力,或者对生活、婚姻、母亲角色的怀疑,她觉得没有这个孩子也能追求自己的生活。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往往会觉得孩子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比如孩子饿了,尿不湿了,摔倒了或者想撒娇,妈妈总是一脸不耐烦的说:“别烦我,走开!”,或者毫无表情的拒绝和无视。孩子得不到妈妈善意的回应,得不到足够的爱和关怀。想靠近他们的时候,都被推开了。久而久之,他们放弃了向母亲要自己的需求,他们会自己照顾自己。当他们遇到困难和委屈时,也选择自己解决,压抑自己的情绪。
对孩子母女关系的解读是“我不够好,所以我妈不理我。”,所以经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值得被爱,害怕被别人冷眼相待。我一般不会主动接近别人,因为我怕朋友会像我妈一样忽略我自己的需求,我也经常不会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朋友。心里经常感到孤独和空虚。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超级自立,不愿意向别人求助,也不敢提出情感需求,因为更难受的是被拒绝被忽视的痛苦,让自己不依赖别人也能活得更好,成为他的人生座右铭。
混乱的依附关系
我妈在遭受上一代严厉的殴打或者自尊有辱人格的教养方式时,也感受到了很大的情感压力。虽然她希望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但不知不觉中还是重复了上一代人的方法,或者没有学到新的育儿态度和方法。着急的时候还是用严厉的打骂,说孩子不好,打他是为他好。但事后她觉得后悔,补偿,安抚孩子,妈妈成了孩子恐惧和安慰的来源。但是形成了混乱的依恋关系,孩子很迷茫。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对的,什么时候是错的。他们似乎经常做错事,对严厉的打骂是否意味着爱感到困惑。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感到非常痛苦。不知不觉中,他们会把外化的行为问题和控制行为呈现给母亲,以获得扭曲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比如偷窃、打人、故意大逆不道等。
一个在这样扭曲的母女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经常会很迷茫,在别人照顾或协助他的时候,不知道别人是爱他还是待他不好。这一刻变化无常。所以反过来,他会严厉贬低对方的自尊心,控制对方服从,满足他的需求,但是他的情绪很不稳定,因为他经常觉得自己很坏,不值得被爱,很羞愧。有时候他会恼羞成怒,先把别人推开,为了安全而保持距离,让人觉得防不胜防。
母女关系的上述困境不是一个人能造成的,其中既有生源地母亲家庭成长经历的影响,孩子自身的感受和解读,也有生源地父亲家庭成长经历的影响,夫妻关系和三代家庭的关系,重叠互动。比如,当母亲从出身家庭形成的依恋关系是一种回避型依恋关系时,当母亲遇到一个不爱说话、不主动与人交往的婴儿时,她会觉得自己被孩子忽视了,觉得自己不够重要,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自觉地对孩子有所隐瞒和忽视,从而形成了孩子的回避型依恋关系,这种关系代代相传,成为一种循环关系。要解决这种纠结的关系,妈妈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还要探究出身家庭形成的依赖关系的类型,以及如何对母女关系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培养良好的母女互动关系。三角关系影响并复杂化了母女关系。
如果父亲经常和母亲吵架,或者冷战或者疏远,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对彼此的冲突,就会把孩子拖进他们的战场。卷入三角关系的孩子会感到矛盾和不知所措,对父母的忠诚也会挣扎。孩子经常担心父母离婚,经常安抚母亲的情绪,或者与母亲结盟对付父亲,陷入非常焦虑的三角关系。他们要站在母亲一边,但又不想和父亲发生冲突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不想卷入这样的三角关系却又放不下。各种复杂的关系和情绪,形成了母女之间的爱恨情仇。
因此,父亲在母女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勇于面对夫妻关系的挑战,愿意和母亲携手改善和维护夫妻关系,让纠结的母女关系得以松动,让孩子安心发展自己,同时又有家人的支持和照顾的关系。爸爸的态度和行动很重要。当爸爸能给妈妈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时,妈妈就能给孩子更大的爱和安全感,整个家庭的关系和氛围也会更幸福、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