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感情的态度和对于出轨背叛,甚至“三心二意”的理解,也更加冷静。“出轨”已经不再是惊天大新闻,虽然依旧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大众对于“出轨”也更加习以为常,越来越包容。
婚姻出现问题,当然可以选择分开,分开后也各自有星辰大海。
但如果双方是很珍惜这段关系的,认为还有继续再一起的可能时,作为被伤害的人,是否要原谅他们?
对于“出轨的都是渣!分!不分留着过年吗?” 这种想法,暂且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所以这里的前提是,双方都认为还有未来可谈,并且最终目的是重建这段关系,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那么,原谅真的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吗?
就算是大街上被陌生人撞倒,我们可能还会介怀地念道“什么人呐,看不看路啊!” 更何况在亲密关系中被另一半所伤。
偷吃、劈腿、婚内出轨……不管是从这些事件爆出后群众的愤怒的情绪、舆论,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来看,无疑都是最难以原谅的。
背叛与欺骗的前提是信任。只有信任过一个人,才能在后来被欺骗、被背叛。
所以,当我们选择相信一个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也同时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对方,赋予了对方伤害我们的权利。而这些伤害的背后,是亲密关系中信任感的崩塌。
人们都说爱一个人是既有了铠甲,又同时有了软肋,而出轨就像是软肋扎心吧。
原谅不等于:
大度善良、做好人:大人不记小人过
无能懦弱、没有还击之力:没法报复,原谅起码让自己好看一点
轻易放过别人、让他们逃脱:就这么轻易原谅他?
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只能原谅了,不然能怎么办呢
忘记过去:忘记对方的劣迹、自己痛苦的经历
但以上这些关于原谅的观念,往往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样子:原谅意味着善良软弱、甚至是“装圣母铺洒人间大爱”。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才可以开始双方的关系修复。这时的主要任务是:
真诚地讨论:双方需要共情彼此,倾听对方的感受,公开地谈论事件背后的原因,对于彼此的期望等。
明确表达边界:包括伴侣双方的边界,以及出轨一方和外界的边界,在一段时间内,行为上需有明确的控制。
信任感重建:保持言行一致。
寻求帮助:必要时候可以引入家庭婚姻咨询,来改变整个系统的动力。
当信任感重新建立之后,原谅就自然而然达到了。某种程度上说,原谅并不是一个可以主动选择的态度,一个人越“想要”原谅,往往越适得其反。
所以原谅不用刻意追寻,它更多像是个体在与自己和解道路上,重建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所衍生的副产物。
无论你是否选择原谅对方出轨,都愿你能继续愉快生活,仍旧拥有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