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像一篇散文诗,优雅又轻柔的讲述了几个小故事,有苦有甜,带着馨香,带着热度,包裹着你。就像一杯红茶。
武汉人,其实很害怕别人把那段历史当做伤痕去描述,不想一次次的被迫加深创口。
可是这部电影,让我觉得,导演温柔的拿开捂住伤口的手,消毒,清创,贴上了创可贴。让人有了再次拥抱生活的勇气。
最精彩的是朱一龙贾玲这里,从相遇的“碰瓷”“求医”到一个坦然一个暗恋,浪漫宽厚和世俗烟火,到之后的犹豫、最终的遗憾,太顺畅了,也是深度最好、节奏最合适的一部分。由叶老师这个自知时日无多的绝症病人来展现生活、解读生死是神来之笔,更赋予了一种超然和洒脱的感觉。脑肿瘤引发癫痫的患者,其实是离不开密切看护的,随时会发病。而叶老师独居在少年宫,签了器官捐献,虽然有女儿却没有再联系(相对应的,武哥和女儿通话好几次),基本上是一种程度的超脱了。他为啥要一千给两千?因为这时候钱对于他意义已经不大了。他热爱生活,也接受死亡,但再怎么洒脱也是孤独的,也会有转瞬的不舍与不安,有被关怀的渴望。所以在安慰晓晓的牺牲时,他流泪了。所以他想想办法占领封面,他的老师身份让他显得特别的孩子气。
可以说武哥的热情,唤醒了他这座“孤岛”,他们靠近,相知的动机和节奏,以及相互的反应、留白都是再合适不过的。而叶子扬这个名字我一开始认成“叶子杨”,后来明白了这个寓意,真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以那首《说好了不散》和其他人的新生延续下去,浪漫至极。而贾玲的角色,则把小市侩,机灵,热心,开朗勾勒的极好。第二就是爷爷奶奶,这一段里我非常触动的是那段视频里的回忆,从奶奶的女儿和她来饭馆,到丧女的悲痛,到说起未来去恩施大山的那段车子跑过漫水的山路的镜头,都非常的美,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流畅感。但是老人间的情话,感觉再更克制些更好。
晓晓的牺牲给了角色高光,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感。细节一是她的旧照还是一头长发(显然是为了工作剪掉了),细节二是上一层牺牲的医护是黄渤送去的那对夫妻、旁边还有空位,细节三是贾玲把晓晓的遗照放在摩托车后座放在,镜头前的颜色由暖变冷,之后是叶老师的诗与约定,那里我又哭了。其实这里也是动人的,但是——真的很难一一注意到,我看到的时候脑子是被一个骤然的消息冲击的懵懵的,在写这些东西时才一一回忆起来,我不知道细腻的风格是不是这样的,需要回想,那也太吃亏了。
黄渤的故事其实也是有波折的,但总体平缓,其实详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有侠义之心但能力不够的人,因为对妻子对他在乎的在乎(好拗口),有孩子后经常搞嘴上说说,但这一次他选择大冒险,因为他又一次遇到求助,本来已经拒绝,但发现对方是个大肚子的医生,他想起来当年大肚子为他担忧的老婆,不忍心……于是破了一次例,就撒手干了。这是一次人物的“冲破”与升华,也是与“怕老婆其实是爱老婆”相合相契的特质的延伸。
但是这个“原动力”和“矛盾”,“升华”是很靠后,在救猫谈人生那一段才交代的,所以甚至很多人都直接忽略掉了,觉得这个角色伟光正的扁平以及重复来到自家楼下送东西的冗余,特点只剩“大义热心”和“怕老婆”。但又恰恰是最主要的角色,实在让人遗憾。老李夫妻其实算是故事的恶役角色,这是我也是理解了很久才得出结论的,其中有老公拒绝黄渤的求助,老婆三十向老公的朋友讨债,去公司不让老公接投诉和申请退钱的电话,家中屯了大量物资足够用一年(上门批条的高危的工作人员都只能在脸上扣矿泉水桶了)。后面意外怀孕后定点捐助给妇产科其实是为了能去医院检查……后来经历了老朋友的死,和怀孕,心态发生变化,感念要关心身边人,又自我批评“太自私了”。咋说呢,一方面很多观众家里不做生意,无法理解年三十催债这件事是非常残酷和冷血的,像我们这边的风俗,是到腊月二十八后就不会再要账,不然就是逼死人,不让过年,不留活路,不通情理——所以这些观众很多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老高是得病死的,就很难理解丈夫的愤怒和妻子的实打实的懊悔,也无法理解两人能因此情绪崩溃,互相吐露心声。
(这里还有个细节,妻子打伞伞全倾在老公那边)另一方面,屯物资定点捐,在其他人物资也不显短缺的情况下,并不会显得有多“恶”。而另外一点是,夫妻俩的困难比他们的“自私”摊开的更早,比如妻子的不裁员,丈夫的超市倒闭,让他们的行为显得“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大大削弱了观众的从厌恶鄙夷到宽慰赞许的感受,也削弱了对人性的探讨,继而也产生了“为啥没有坏人”的一些质疑,我觉得这里是失衡的。
而实际上,几组人物中,无论是贾玲的因为想多见见叶老师、想得到他的夸赞而报名志愿者;还是爷爷为了给爱人送餐包下科室的公益餐;黄渤因为想到妻子而心念一动帮助了大肚子的医生,继而撒手开干,号召他人,以求有始有终;还是老李夫妇对朋友对伴侣的悔悟与醒悟。其实在封城骤然来临的慌乱里,都是先由“私心”推动了“公义”,反倒是避开“伟光正”的,其实这个安排我是喜欢的,能看出编导在为角色留“小人物”的底色,但仍旧表现的不够。而封城一月之后(情人节左右),秩序的恢复,3月的复生和等待,平和直叙,哀而不伤,大概也真是有点“拍在马腿上”的感觉。
我发现一部分人一直在诉求灾难与沉重,这种要求对于一部温情片简直是缘木求鱼的“灭顶之灾”。
诉求“灾难”与“崩溃”,诟病短暂恐慌后的“秩序”最后吐槽一些吐槽,因为这个感觉其实有些人并没有看这部电影,就拿他们跑去让我赶快退票时叭叭说的一些所谓“槽点”来说:
1.晓晓给贾玲的口红是新的,不是共用,台词交代的很清楚。
2.黄渤不回家是避免传染,不是特意苦情,这个也交代了好几遍。
3.叶老师不是癫痫!癫痫是个继发症状!(这又怎么回事儿啊?给叶老师诊断癫痫的也好多)
3.10分钟左右还在放前置背景,这时候就睡着了当然啥也不是。
4.最后的纪念歌会应该是在一到两年后了,因为二胎已经能坐手推车了,老李女儿的孩子都挺大了,获捐器官的人都痊愈了。
5.消费疫情这种说法就很奇怪,我倒是觉得给了疫情下民众一个非常明亮光辉的刻画,甚至有点超过的理想浪漫了,总之温情的定位还是很准确的。
6.最后贾玲的笑,是一种释怀,我推测她更早的知道了叶老师的结局(毕竟一个人忽然毫无音讯了),但纪念音乐会上才知道他的身后事,他写的歌,他捐出的器官化作新生,生命以另一个方式延续下去,也应和了之前的承诺。因此情绪是释怀与感慰。
7.为啥要求贾玲放下外卖就走赶着时间?勉强接单的目的——超高跑腿费不要了?人倒了不管?根本没看电影的能不能不要回答?叶老师晕倒是第一个高潮,我不信有人能忘记。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空荡荡的街道本身,就是笼罩在当年武汉人心头最深的恐怖。这已经够恐怖了,哪怕看到玲姐开着电动车荡漾着蛇行,也并不能减轻一丝一毫。
是的,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零零碎碎的小人物,普通平凡得随处可见。玲姐胖胖的,但是真的很可爱。渤哥的武汉话可能还是不太标准,但是却有了点在武汉生活多年依旧乡音难改的外地人的味道。
凡人可以是英雄,英雄一开始也只是个普通人。